纠纷频发,车企如何解决商标之争? 近日,奥迪股份公司(下称奥迪)在德国慕尼黑法院对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下称蔚来)提起诉讼,指控蔚来旗下两款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车型“ES6”和“ES8”的命名,侵犯了其两款性能车“S6”和“S8”在欧洲享有的商标权,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被诉商标侵权可能给蔚来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蔚来全力争取相关商标,可能花费大量费用、时间和精力。”在超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薛友飞看来,新能源电动车行业市场瞬息万变,如何快速有效化解商标纠纷成为各大车企需要重视的问题。面对纠纷,是对簿公堂,还是握手言和,各大车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案。 完善布局 攻守并举 记者了解到,去年5月,蔚来正式进入挪威市场,宣布交付的**车型正是“ES8”。今年4月,蔚来表示将加快全球化布局,相关产品与服务将在德国、荷兰等国家落地。 “无论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还是国外车企进入中国,车型商标纠纷案件时有发生。这些案件存在一个普遍性问题,当事人多采用‘字母+数字’形式的车型商标,显著性较弱,容易与他人在先权利产生冲突。”上海漕溪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少兰介绍,从实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