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小课堂上课啦!一文了解如何界定“恶意”与“不正当手段” 问:商标注册中经常提到的“恶意”是指什么? 答:根据《商标审查审理指南》,“恶意”是指商标申请人或者商标代理机构在申请商标注册或者办理其他商标事宜时,通过一定行为表现出来的,明显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明知或者应知其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有碍公序良俗、损害公共利益或侵犯他人权利,但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仍然实施相应行为,并追求或者放任其后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 问:商标注册中经常提到的“不正当手段”是指什么? 答:根据《商标审查审理指南》,“不正当手段”是指商标申请人或者商标代理机构在申请商标注册或者办理其他商标事宜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以牟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扰乱商标注册秩序及违反商业道德或行业惯例等行为。 问:商标法中考虑商标注册申请人“主观恶意”的法条主要包括哪些? 答:根据我国商标法第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九条、第三十二条及第四十四条规定,在实体审理并认定商标注册是否构成相关情形时,均需考虑到商标注册申请人的“主观恶意”状态,判断其在主观上对其所申请注册的商标会损害特定民事权益、商标注册管理秩序或社会公共利益等是否处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