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致远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昆明软著申请,知识产权献智慧,夏粮丰收底气足

发布时间:2022-06-28

知识产权献智慧,夏粮丰收底气足  多地耐盐碱水稻已完成插秧,长势喜人;“盘锦碱地柿子”地理标志产品让盐碱“劣土”变致富良田;杂交水稻品牌化发展使农户腰包越来越鼓……  眼下,正是夏粮丰收、秋收播种的关键时期,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成为田里的主角儿。科技育苗、科学育种为农作物丰收提供技术支撑,农产品品牌化运营为农业发展增添新动能。知识产权让粮食丰收有底气,保障着我国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  育良种 保粮促耕  我国需要用不到世界8.6%的土地解决全球21.5%人口的吃饭问题。根据有关数据,我国耕地面积19.179亿亩,其中盐碱地占近15亿亩。  盐碱地素来被称为不毛之地,在上面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很难获得高产。如何在不毛之地上培育耐盐碱性的新品种,是我国科研人员一直以来攻关的方向。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  不久前,位于天津市大港油田团泊洼开发公司的1500亩海水稻喜获丰收,田间实收测产纪录,亩产量超过750公斤。团泊洼盐碱地1500亩海水稻经受

分享: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

Top